第一、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,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。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(shù)的同學與老師,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后盾,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,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。而一旦內心篤定,就會散發(fā)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,讓壞人不敢冒然攻擊。
第二、大聲地提醒對方,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行為,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,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。同時迅速找到電話準備報警,或者大聲呼喊求救。
第三、如果受到傷害,一定要及時向老師、警察申訴報案。不要讓不法分子留下“這個小孩好欺負”的印象,如果一味縱容他們,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,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。 怎樣防止發(fā)生校園“暴力”,加強自我保護? 近年來,勒索錢物、恃強凌弱、打架斗毆等校園“暴力”現(xiàn)象時有發(fā)生,這已不是個別學校的個別現(xiàn)象,尤以一些中學為最。
較突出的校園暴力有如下幾種:
一、勒索錢物。
湖北某校秋季剛開學就發(fā)生了3起毆打、勒索學生事件,被劫現(xiàn)金達1千余元。后經查證,做案者竟是六名剛升入該校的初中生,平均年齡不到12歲勒索錢物的現(xiàn)象近年來較為常見。這類暴力活動常常是以團伙形式出現(xiàn),有組織有計劃地針對他們早已了解好的目標。
二、聚眾斗毆。
一些學生由于受社會的不良現(xiàn)象和一些粗俗港臺影視片影響,崇拜那些“草莽英雄”、“黑社會老大”,還有一些同學大講“哥們義氣”,因此在學校拉幫結派,常因一些小事聚眾斗毆,這類暴力事件涉及人較多,造成的危害也較大。
三、隨意傷人。
部分中學生唯我獨尊,缺乏起碼的法律意識,在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或個人的利益受到損傷時,甚至采取了惡性的手段,例如某市的一名學生就是因為借筆發(fā)生口角產生了傷人事件。
四、早戀引出糾紛。
早戀在中學時代是應該制止的,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和教育不當,中學生的早戀或明或暗地進行著,而這其中又不免有“單相思”和“三角早戀”。由于中學生的單純幼稚和性情的沖動,往往產生一些難以想象的后果某市一高三學生,就因為“單相思”產生了懷疑和忌妒心理而殺人,釀成了悲劇。
校園“暴力”事件雖然為數(shù)并不很多,并且大都發(fā)生得較隱蔽,但其反面影響是極大的。這一問題的產生既有社會的原因,也暴露了家庭和學校對學生的教育、管理存在問題。杜絕校園暴力必須綜合治理。社會有關部門特別是治安部門要對校園暴力引起充分注意,要指導學校建立健全的學校內部的保衛(wèi)組織,經常結合典型案例,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法制教育,以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,保證師生的安全。學校對此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,一方面要搞好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,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和教育;另一方面要敢抓敢管,出現(xiàn)問題嚴肅處理,不要怕暴露問題而“捂”著不報,更不能采取讓家長私了的辦法來助長壞人壞事的氣焰。教師要言傳身教,為人師表,盡到師責。對品行有缺點的學生不應歧視,或害怕而放手不管,而應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妥善處理學生中的事故苗頭。
學生是校園暴力的主要受害者,但同時也是防止校園暴力的主要力量。對學生來說,讓“暴力”遠離校園,應該做好下面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,從自身做起,加強思想道德修養(yǎng),從而鏟除校園暴力滋生的土壤。許多案例表明,校園暴力事件的發(fā)生有一定的條件,一定的氣候,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,學生紀律差的學校,發(fā)生的事件越多。學校暴力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、偷偷摸摸的勾當,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。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,那么參與暴力者就不敢出現(xiàn)。陽光是什么,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,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,這就是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”的道理。 每個同學都要樹立正氣,這樣才會形成學校的正氣,這就要求我們同學要按中小學生守則要求自己,養(yǎng)成舉止文明、自尊自愛、尊重他人、團結互助的好品德和好習慣。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十要十不要: 要舉止文明,不要口出臟話,隨意罵人。 要自尊自愛,不要自以為是,盛氣凌人。要尊重他人,不要出口傷人或戲弄同學。 要團結互助,不要欺弱怕強。 要禮貌待人,不要打架斗毆。 要強身健體,不要喝酒、吸煙。 要友誼為重,不要早戀。 要參加有益活動,不要看不健康的影視圖書。 要遵守秩序,不要圍觀、起哄。 要加強法紀學習,不要個人意氣行事,我行我素。
另一方面,在發(fā)現(xiàn)校園暴力事件時,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, 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。同學們應該學習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,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。在受人欺侮,遇到危險或可能發(fā)生危險時,要主動、及時地和老師、家長、公安人員取得聯(lián)系,積極爭取學校、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。發(fā)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,要大膽揭發(fā)壞人壞事,不要姑息養(yǎng)奸。校園暴力現(xiàn)在越來越多的在我們身邊發(fā)生,做為新世紀有思想、有文化、有抱負的新大學生,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,提高自身修養(yǎng),維護校園的安定團結。